产业动态与行业聚焦
北京:自动驾驶智能网络开始全市扩建
京投集集团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(以下简称示范区)建设的双智专网,已完成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沿路连续覆盖建设并正式转入运营期,目前正在开展示范区3.0扩区工程首个100平方公里专网建设工作,以及后续420平方公里向通州区、顺义区等区的扩区规划工作。
示范区双智专网网管平台设置配置管理、性能管理、告警管理、系统管理四个模块,能够对入网车辆进行实时监控。一方面,接入双智专网的各类自动驾驶车辆,包括Robotaxi、自动驾驶巴士、无人快递车等,能使用专网快速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;另一方面,监管者也能通过示范区网管平台对用网情况进行统一管理。(北京青年报)
天津生态城全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改造完成
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,按照《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路网选线规划实施方案》,生态城对建成区全域86条市政道路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标准化改造,总里程约145公里,目前已全部完成,具备全域开放条件,将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提供不同场景的测试运行环境。
据了解,生态城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与示范场景应用。未来,生态城还将在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创新、云控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拓展创新,支持我市建设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要生产基地,助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。(天津日报)
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《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(2023-2026年)》
上海市政府印发《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(2023-2026年)》,其中提出,到2026年底,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,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第五代移动通信(5G)、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,支撑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建成。
新一轮新基建《行动方案》将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为“新网络、新算力、新数据、新设施、新终端”五个方面,提出了30项主要任务。其中,打造便捷智敏的高效能终端基础设施方面,提出要建设智能汽车支撑服务设施。完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布局,推动现有开放测试区域加快交通信号灯等智能化升级,加快车路协同系统建设。建设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,服务智能汽车交通运行优化等应用场景。支持嘉定区、临港新片区、浦东新区、奉贤区等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公交、自动驾驶出租车、无人配送等10个以上高级别智慧出行示范应用。推进道路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(库)智慧化改造,提升重点区域智慧停车引导能力。(上海政府网)
上海临港新片区印发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
行动方案提出,到2025年,力争把临港新片区建成全国第一个“数据通全路、云网联全车、智能赋全城”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。其中,汽车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,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%。培育营收超百亿元企业5家,集聚企业及机构超过500家,引进5万名汽车人才,带动人工智能产业突破500亿元,高端装备、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大关,传感器、芯片、通信、操作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(证券时报)
重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
10月11日,重庆市经信委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《重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(简称《建设指南》),为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标准化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和方向。
《建设指南》以《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智能网联汽车)(2023版)》为指导,主要方向涵盖基础与通用规范、产品与技术应用、运营与服务等三个板块,共计88项国际标准、173项国家标准、73项行业标准、20项地方标准和95项团体标准。比如,在运营与服务板块中,主要包括运营场景、运行安全、测试评价及工具、创新应用等4个部分。结合重庆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,将先行制定自动驾驶接驳巴士运营技术规范、低速无人服务车封闭园区测试规程等地方标准。(重庆日报)
厦门发布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
10月1日,厦门市政府发布《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的通知》。根据《行动计划》,厦门将坚持科技引领、适度超前、以用促建、安全有序的原则,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,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,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,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市。
在智慧交通领域,将建设厦门交通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平台。推动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和智慧公交建设,支持实时车路协同、超视距防碰撞等应用,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整体效率。建设全市智慧停车平台,建成路云基础平台、公交应用平台,实现典型“5G交通”场景应用,建成集美新城智能网联公交示范区等标杆项目。(厦门市人民政府)